慢性腎病-案例分享
黃景宏院長
68歲男性患者,主訴慢性腎臟病、近三個月腎功能衰退(外院抽血肌酸酐從1.8退步至2.2)。病人平素有多種慢性病,糖尿病、高血脂、三酸甘油脂過高、慢性腎臟病。
患者因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造成腎功能衰退、肌酸酐過高,於107年開始接受西醫血糖及腎臟病的藥物控制,本院就診前三個月腎功能突然急性衰退,110月開始於本院就診,醫師根據患者體質辨證分型後給予適當治療,服用中藥3個月後,腎功能逐漸改善,目前穩定控制中。醫師也建議患者搭配西藥,一起把血糖及血脂控制好,病情才能更加穩定。
慢性腎臟病分期標準:
患者的腎絲球過濾率能反應腎臟的受損程度,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透過 GFR 數值將慢性腎臟疾病分為五期: |
第一期:GFR > 90,腎臟功能正常。 |
第二期:GFR = 60~89,腎臟輕度受損。 |
第三期:GFR = 30~59,腎臟功能中度受損。 |
第四期:GFR = 15~29,腎臟功能嚴重受損。 |
第五期:GFR < 15,腎臟無法正常運作,出現尿毒症狀,可能需要血液透析(Hemodialysis,俗稱洗腎)。 |
慢性腎病常見中醫證型:
1. 腎陰虛證:常見症狀腰膝酸軟、頭暈耳鳴、口乾咽燥、夜尿頻多等。治療常用的藥物有知柏地黃丸、六味地黃丸等。
2. 腎陽虛證:常見症狀腰膝冷痛、畏寒怕冷、小便清長、神疲乏力等。常用的治療藥物有金匱腎氣丸、濟生腎氣丸。
3. 脾虛濕困型:本型多見於口中黏膩、噁心、大便溏,肢困身重,頭重如裹,面色萎黃晦滯,肢體浮腫等。治療常用藥方:五苓散、加味逍遙散。
4. 血瘀氣滯型:常見症狀腰膝酸痛固定、小便混濁、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等。治療考慮使用桃仁承氣湯、補陽還五湯等。
5. 脾腎衰敗型:本型多見於慢性腎炎後期,症狀有小便不出、四肢沈重疼痛、腹痛下痢、或肢體浮腫。治療常用藥物使用真武湯。
針對此患者,醫師選用藥方以加味逍遙散、濟生腎氣丸加減藥方治療,經過患者耐心服藥治療追蹤,病人肌酸酐也從原先的2.21,半年進步到1.93,服藥一年後進步到1.63。
臨床上醫師會看患者的病況及體質去做治療方藥的選擇,根據每位患者的不同反應去做藥物上的調整,以求對慢性腎病治療達到追蹤改善的效果。
<以上為真實案例分享,已取得患者同意刊載,每位患者體質及需求不同,請就診搭配醫師建議進行診療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