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食道逆流-案例分享
呂鎮宇醫師
四十多歲的林小姐,罹患胃食道逆流數年,曾服用西藥制酸劑三個月,期間症狀緩解,但停藥兩週後,胸口灼熱感以及咳嗽症狀又再度出現,且發現服藥後消化好像變差了,飯後更常感到胃部脹悶、反覆想打嗝,於是這次想改由中醫治療。
經過詳細四診診斷後,確認林小姐是屬胃氣虛弱,痰濁內阻型態的胃食道逆流,治以降逆化痰、益氣和胃之處方旋覆代赭湯,再增加行氣消食、理氣健脾的藥物。持續服藥兩周後回診,林小姐高興地說,除了胃酸逆流的發作頻率有明顯下降,也已經好幾天沒再打嗝脹氣了。
同樣是胃酸灼熱、脹氣、打嗝等症狀,從中醫來看卻可能由不同的原因造成,臨床上最常見的幾種分類有:
一、肝胃不和型:主要是出於壓力與情緒緊繃,容易導致肝氣鬱結,連帶造成腸胃問題。
二、飲食積滯型:由於暴飲暴食、或是食用過多難消化、刺激性食物,造成胃酸過度分泌,以及胃排空時間拉長。
三、便祕阻塞型:由於大腸的宿便累積,如同水管堵塞一般反過頭來影響胃腸蠕動及排空的能力。
四、脾胃虛弱型:因先天體質或後天病史,造成腸胃本身消化功能低下,久病之下消化道容易累積各種痰濕的病理產物,也可能與前三項因素併發,造成胃腸症狀突然加劇。
很多人都知道胃酸,是造成胸口灼熱感的兇手,但長期服用制酸劑造成的消化不良,卻很少為人所知。中醫治療胃食道逆流的角度,更重視促進整體消化的順暢,胃部能正常蠕動排空,不必分泌過多胃酸,逆流危機也就自然解除了。
<以上真實案例分享,已取得患者同意刊載,每位患者體質及需求不同,請就診搭配醫師建議進行診療。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