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cebook Facebook
衛教專區

胃痛脹氣

劉彥均 醫師


某晚,一位20多歲的女性前來就診,細問之下得知這兩個月來工作壓力較大,用餐前後常胃痛、脹氣、反胃,發作頻繁,吃甜食及乳製品則症狀加劇。患者平時吃飯速度較快,這幾年常便祕及腹瀉交替出現,上一次月經來潮前出現陰道炎伴隨黃綠色豆腐渣狀分泌物。診察當下患者的舌頭呈淡紅色帶朱點、舌苔薄白、舌邊有齒痕,雙手脈濡。綜合上述症狀,判斷患者有肝鬱脾虛夾帶濕熱的現象,應是患者近期壓力較大,導致肝氣鬱結,加上本身脾胃功能較弱,進而影響到脾胃的消化功能。因此於前兩次就診時,以疏肝解鬱、調和脾胃為主要治療方向,處方用加味逍遙散及半夏瀉心湯,佐以清熱利濕之藥物,並搭配針灸治療以及加強飲食衛教。第三次就診時,患者胃痛、脹氣的頻率從每日發作減為約一週發作一次,多在吃太快或吃麵食後發生,而陰道炎症狀也已緩解。因患者胃痛脹氣的症狀已穩定,後續回診則調理其他健康問題。

消化不良 (Dyspepsia)
本患者的症狀為消化不良的典型表現。消化不良是指上腹部不適感,如:上腹部疼痛、灼熱、脹氣或易飽感,甚至伴隨打嗝、排氣、噁心或嘔吐。造成消化不良的原因有很多,如消化性潰瘍、胃食道逆流、腸躁症、肝膽胰臟病變、上消化道惡性腫瘤等。然而大部分的人經檢查後仍無法找到任何原因,稱為功能性消化不良。

中醫認為「脾為後天之本」,脾胃功能要強壯,才能有效吸收人體所需的營養,以維持健康的身體。現代人生活壓力較大,加上不當的飲食習慣,容易影響脾胃功能,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,長期下來容易引起其他健康問題。中醫在消化不良的治療上會依據患者個人體質給予處方用藥,若症狀嚴重也會佐以針灸治療。最重要的是同時請患者遵守飲食衛教,避免病情反覆發作

基本飲食衛教
當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時,可參考以下「三不二要」的基本飲食準則:

1.    不要辛辣刺激:避免辛辣、油膩或太酸的飲食,並減少咖啡因及菸酒的攝取。
2.    不要生冷食物:避免生冷,盡量選擇溫熱的飲食 (如溫熱水、煮過的熟食)。
•    生:沒有煮過的食物,包含水果、生菜沙拉、生魚片等。
•    冷:包含溫度低的飲食 (如冷飲、冰品等) 及偏寒涼的食物 (如瓜類、白菜等)。
3.    不要湯湯水水:避免邊吃飯邊配飲料或湯;建議在吃完固體類食物、休息五到十分鐘後再喝飲料或湯品。
4.    要米飯主食:選擇五穀米飯類,避免麵食等精緻澱粉類食物 (包含麵包、水餃、蛋糕等)。
5.    放鬆心情:緊張和壓力都會影響脾胃功能,因此盡量選擇心情較無壓力時進食,並放慢速度細嚼慢嚥。此外,每天找時間運動、散步或其他休閒活動放鬆心情。 

 

<本文僅提供患者衛教及學術交流使用,若有相關疾病症狀,仍需就醫請醫師評估診療,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。>

Facebook Facebook
Top
內湖電話聯絡 士林電話聯絡